在我市成功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喜慶氛圍下,由市文廣新局、文聯主辦,市文化館、攝影家協會承辦的“古韻流芳”——宜興市歷史文化迎春攝影作品展于除夕之際在市文化廣場隆重展出。本次展覽在有關部門領導的親自主持和大力關心下,市文化館與攝影家協會全力發動全市攝影協會會員和攝影愛好者,踴躍投稿,共收到50多位作者及資料提供者的近千幅作品,經過精心挑選展出了109幅作品,還只是展示了宜興歷史文化的冰山一角,我們還將在今后的工作中更深入地發掘、認知、研究,為宜興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和社會進步提供不竭的文化動力,讓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服務當代,惠澤未來。本次展覽于2011年2月18日結束。(蘇榮報道)


“古韻流芳”--宜興市歷史文化迎春攝影展入展名單 姓 名 作 品 名 稱 1 王辰熙 波光云影金蓮橋 大浦橋埠的清晨 疊影歸徑橋 海棠依舊(閘口東坡海棠) 畫溪橋畔花依稀 渾然成一色——新街新橋 老村 老人 老碼頭(芳莊水碼頭) 老橋古寺相輝映(周鐵萬園橋) 老人•老街——歸徑老街 輕舟劃過秀凝橋 榮恩夕照 聳立的華表(狄家墳) 孝侯古廟風采依然 2 馬 超 感受陶文化 好大一把壺 快樂的鼓娃 鑼鼓聲聲慶佳節 馬燈隊歡舞 青獅歡騰鬧元宵 3 胡景輝 磬山寺秋色 4 夏錫平 曾經輝煌---南草塘橋印象 5 周惠民 古鎮鵝州 暖陽下的潘漢年故居 任公釣臺 善卷靈跡 水鄉張澤 張公福地 6 葉龍駿 五色土中紫砂源 7 嚴 剛 傳承忠勇的盾牌舞 林間老石臼 猶聞烏米香 密林深處英臺閣 又聞車水號子聲 8 孫志強 風雪善卷寺 寂靜的周王廟戲樓 石碑無語載歷史(周王廟碑刻) 9 尤長光 蠡河情悠悠 聳立在蜀山老街的四方窯 文樞長存文昌閣 10 陳壽春 城隍廟里看大戲(張渚城隍廟) 11 潘寶樂 瑰寶(國山碑) 12 王靜華 山村廟會 13 任潤芝 又是春桃換舊符 14 陳 靜 歲月留痕(閘口金蓮橋) 15 陳 成 桃紅柳綠梁祝情 16 蔣小忠 記憶中的家鄉小橋 昔日的村頭雜技 消失的圓屯糧倉 17 武鐵山 無語的訴說(蔣澄墓磚刻) 18 黃富民 組照-龍的傳人 風采依然太平天國王府 人才的搖籃(公立宜興中學門樓) 昔日輝煌的葛鮑舊居 秀麗的瀛園 玉帶橋畔靜悠悠 裕蘭橋晨曦 19 談忠君 古韻新芳文峰塔 千古流芳-歷代精英 20 高 偉 九旬老藝人 埋頭勤創作 21 徐澤民 梁祝故里——英臺讀書處 小巷晨暉(和橋東橫街) 22 郭仲云 記憶中的老宜城之一 記憶中的老宜城之二 23 黃啟梁 昔日影院之一 昔日影院之二 24 丁煥新 解讀周王廟碑廊 蜀山老街陶飄香 陶都收藏熱 忠義傳千秋(岳飛衣冠冢) 周王廟夜色美如畫 25 曹劍祥 泛舟施塘橋 楊巷古跡掠影 26 江雪衛 劃過雪霪橋 昔日貨場 老窯風云 27 周 萊 組照-昔日的產陶重地 28 周國才 悲鴻故居展新姿 家鄉的雙橋(官林戈莊雙橋) 密林間的國山碑 踏上古橋憶往昔(楊巷蔣店橋) 29 衛 平 東坡書院走出“小文豪” 歷史的足跡 ——新四軍一縱紀念地 龍窯古韻 陶韻悠悠 30 李麗華 組照-即將消失的老茶館 31 張孟生 千年古銀杏 32 史月娥 風雨鯨塘橋 33 任菊芬 風雨月城街(宜城東風巷) 34 浦洽明 歷盡滄桑換新顏(周王廟) 35 儲洪梅 龍池曉云景難現 惟剩石刻述勝景 36 王 萍 瀛園長廊古韻深 37 范竹安 瀛園雪韻 38 周煥新 張澤橋再顯生機 39 呂志梅 永遠的記憶之狀元會元坊 40 楊孟椿 永遠的記憶之蛟橋 41 潘紀綱 永遠的記憶之柱國太師坊 42 裴順平 沉思(張澤橋) 瀛園一角 43 錢亞明 秋染寂照 蜀山南街古韻深深 44 徐星審 調馬燈 鬧元宵 東風巷小景 夢回故里(范保文像) 45 蔣蘇榮 組照-千古流芳 組照-老街老巷古韻深 寂寥的磬山塔林 亦園雪紛飛 男歡女嬉“鬧”世博 彩帶紛飛慶盛會(觀蝶節) 精雕細刻出佳品(宜興刻紙) 颯爽英姿(大刀舞)
點擊欣賞作品
附:
2011迎春攝影作品展征稿(2011-1-10止) |
作者:佚名 信息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113 更新時間:2011-1-6 信息屬性: ★★★ |
由宜興市文廣新局、宜興市文聯舉辦,宜興市文化館、宜興市攝影家協會承辦“2011迎春攝影作品展”緊急征稿,以“宜興歷史文化”為主題的攝影作品,請各位攝影愛好者積極參與,投稿速于文化館蔣蘇榮副館長聯系,電話:13815118822。
| |
|